編/小秘老師
親愛的老師們,你今天喝溫水了嗎?
在忙著批改作業、準備教案、安撫小宇宙般的孩子情緒時,別忘了自己的身、心、靈也是需要照顧的。曾有位剛入行的年輕教師,為了跟上高壓節奏日日熬夜,等到身體敲響警鐘才驚覺癌細胞已悄悄轉移;也有位資深前輩,在教學環境瞬息萬變與家長期待夾擊下選擇提前退休,卻在放下粉筆後不久又為健康所苦。這些故事告訴我們——熱愛教育不代表必須燃燒自己到最後一滴蠟。
請把「定期健檢」寫進行事曆,就像固定的導師會議一樣重要;把「睡眠八小時」當作必交作業,絕不拖延;把「深呼吸三分鐘」當成課前暖身,而不是臨時救火。若工作環境不夠友善,請提醒自己:有些浪潮無法阻止,就學會衝浪;有些雜音改變不了,就調低音量。允許自己說「我需要幫忙」並不是示弱,而是給孩子們看見「健康範本」。
下次走進教室前,先問問自己:「我的電量滿格了嗎?」唯有身體有力、心情有光、靈魂有趣,我們才能把最好的能量傳遞給孩子。別等到健康亮紅燈,才後悔當初沒善待自己。記得——照顧自己,才是照顧全班的開始。
🔋 老師自我照顧重點提醒:
-
把「自己」排進優先順序第一名,身心靈健康是教學續航力的根本。
-
定期健檢不是可有可無,而是教師行事曆上的固定項目。
-
睡眠八小時是你每天必交的功課,不能再延後繳交。
-
深呼吸三分鐘,是你情緒的暖身操,不只是緊急救援用。
-
面對無法改變的環境,學會「衝浪」比硬撐更重要。
-
學會「降低雜音」和設定界線,不讓自己被無謂批評耗盡能量。
-
勇敢說出「我需要幫忙」,讓孩子看見什麼是健康的大人。
-
每天問自己:「我今天的電量滿格了嗎?」
-
教室裡真正的光源,不只是燈管,而是你健康有力的狀態。
-
照顧自己,不是自私,而是對學生最深的責任與愛。
🌈 教育現場不總是溫柔,但我們可以先對自己溫柔
學校的環境或許不是那麼友善,壓力仍然會來,但我們可以給自己一個穩定的空間。每天一張小卡,讓自己在混亂中有一個小小的出口,一個提醒自己「我也值得被照顧」的片刻。
為老師準備的療癒工具👇
📣 小邀請
如果你是老師,也曾感覺過疲憊、懷疑、想放棄,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怎麼陪自己走過。
你的一句話,可能會成為另一位老師撐下去的力量。
留言
張貼留言